監察院范巽綠委員、葉大華委員、林盛豐委員、鴻義章委員及賴振昌委員進行110年度「我國人才培育與產學接軌之現況與問題之研究」通案性案件調查研究,經辦理2場機關簡報暨座談、3場專家諮詢及座談會議、走訪9所公私立大專校院及科技部臺灣科技新創基地,辦理實地履勘暨業界座談,全案總計辦理16場次綜合座談會議,蒐集各界意見;本調查研究歷時近1年,報告業於111年7月14日經監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審議通過,將函請行政院轉促所屬參考。五位監察委員提出14點結論及建議,重點摘要如下:
一、政府產學接軌策略,對接重點產業
近年政府聚焦特定產業領域,包括5+2產業創新計畫、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至傳統產業,並透過國家隊力量促進產學共育人才,如110年「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實施,業已核准9校共計10個研究學院,包括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循環經濟等相關領域;且政府部會亦持續精進產學合作人才培育計畫,如經濟部iPAS、科技部大小產學聯盟之攜手合作,預期將透過行政院跨部會督導合作,維持強勢產業之世界領頭羊地位,整體政策立意及初步成效均值肯定,亟待持續追蹤整合。
二、正視重點產業人才需求,支援產業發展升級
據本院諮詢專家及各界座談意見顯示,我國除被譽為「護國神山」地位之半導體產業鏈,允為國家重要經濟命脈外,國發會及各主管機關仍需機先投入具未來前瞻的技術開發,並關注其他重要產業之人才培育,以避免磁吸效應引發其他產業人才荒,期能支援更多產業茁壯發展及升級轉型。
三、培育在地產業聚落人才,促進大學與在地產業鏈結
高等教育與區域地方產業發展所需之人才及研發關係密切,據本通案調查研究之履勘及座談經驗,近年來各大專校院皆致力於在地產業之鏈結;教育部並於111年推動設置20座「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期培育在地產業聚落人才,積極落實產學接軌。以本通案走訪之雙北以外大專校院,包括高科大、中興及成大座談經驗,多積極致力於促進大學與在地產業之鏈結。
四、高教發展議題,亟需突破並凝聚共識
政府透過各項重點策略與發展願景,俾各大學永續發展,蔡英文總統亦勉勵各大學應跳脫本位觀念,積極找出辦學優勢、發展特色。本案諮詢及座談意見指出,大學彈性學制、跨域或不分系學士學程、校學士制度,均待突破或觀念翻轉。如,義守大學陳校長振遠指出,各國均思考如何以學習彈性縮短修業時間,然我國目前仍面臨法規限制;高科大楊校長慶煜亦稱,究竟大學應從大一或最後一哩對接產業,頗值思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林校長奇宏則指出,線上學習課程依法僅占1/3,顯不合時宜。
此外,近年民間教育團體(108~110年)、教師團體(108年)、教授團體(109年)、大學學生會代表連署(110年)及各界人士,多次建議政府速召開高教國是會議,爰在高教困境亟待突破下,教育部允宜考量召開「全國高教國是會議」,以針對目前國家人才培育之各大議題積極凝聚各界共識。
五、持續鼓勵女性科研人才投入
國際科研女力之崛起,我國109年全國研發人力總計35.1萬人,其中男性25.7萬人,為女性研發人力9.4萬人之2.7倍,爰為培育女性科研人才,科技部及教育部相繼提出女性科研支持策略,110年教育部STEM計畫已約6成計畫主持人為女性,未來允宜持續參考先進國家女性科研人才之產學接軌制度與趨勢。中興大學提供相關意見亦稱,STEM領域及女性研發人才培育計畫對提升女性科研人才比例,有極大幫助;然目前仍有簽約之實務問題,仍待教育部解決。
六、區塊鏈科技興起,允宜掌握先機
隨著區塊鏈科技興起,優秀人才是競逐市場之關鍵,如何擠進世界版圖,將是新時代的挑戰;依本通案與區塊鏈專家及業界代表之諮詢座談意見顯示,Web3時代來臨,讓更多有潛力的年輕族群有機會投入全球市場競逐,然面對此類跨領域人才培育及產學接軌需求,教育資源及研發能量尚屬缺乏,且相關孵化器不足,實有賴政府相關機關及早深入了解,以前瞻作為掌握新興領域發展之重要契機。
另,本通案之其他結論及建議,略以:
一、海外人才延攬,刻不容緩
我國人才培育政策,除在地強化外,如何引才及留才亦為重點,需創造友善具競爭力之法規及環境,方能吸引外國專業人才、海外國人專才、優秀僑外生,均待納入我國短、中、長程人才培育及產業提升之政策。
二、青年失業問題,亟待積極協助
青年失業率高於整體失業率,為國際間所共同面臨的問題,我國15-29歲青年失業率於98年升至10.76%,嗣於110年降至8.78%,顯示青年失業問題雖已有改善,但仍為整體國人失業率3.85%之2.22倍。後續允宜參照國際先進國家提升高學歷青年就業技能、職場轉銜之相關經驗,強化青年就業對策,並落實職能基準應用。
三、中小企業產學接軌,亟待積極落實
我國產業結構長期以中小企業為主,比重已逐年攀升至98%以上,但高階研究人力亦多集中於前20大廠商,反觀中小企業或工業區傳統產業之產學接軌資源相對貧乏,人才需求較不明朗,仍待經濟部、教育部及地方政府等積極媒合大學與產業接軌,增強中小企業永續經營之韌性。
四、技職青年延後就業,允待長遠規劃及社會溝通
我國技職教育發展上,受到升學及文憑主義觀念影響,我國技術型高中學生109學年度升學率高達82.4%,就業率僅12.2%,顯示學生延後進入就業市場趨勢,恐造成中階技術人才缺口擴大。本案實地履勘及諮詢意見亦指出,技職畢業生由「就業導向」轉為「升學導向」,導致廠商所需中階技術人才空缺不易補充,建議政府優化整體技職環境並與國際接軌,提升學生素質、未來職涯發展、薪資水準,並逐步扭轉家長觀念。以上亟待教育部結合相關部會,依產業發展趨勢,賡續長遠規劃及社會溝通。
五、基礎研發經費比率偏低,允務實因應
我國基礎研究經費占全國研發經費之比率僅7%,僅高於中國大陸之6%,更遠不及於23.8%占比最高之新加坡,允宜務實因應;此外,近期科技發展趨勢朝向「以人為本」作為核心理念之一,如何平衡各領域科技研究發展,有待科技部積極關注及因應。
六、STEM教育允宜向下延伸
我國參與TIMSS 2019成績顯示,4年級與8年級學生數學與科學學科成就表現均顯著優於國際平均,然在學習態度方面,4年級生對於數學、8年級生對數學與科學的學習感到疏離的百分比均高於國際平均;教育部及科技部允宜參考國際經驗,如美國〈STEM 2026〉、英國〈STEM 學習〉及歐盟STEM教育促進策略等,積極推動STEM教育向下延伸。
七、國防科技人才外流,允待研謀對策
政府積極推動「國防產業」創新計畫,並發展國機國造、國艦國造政策,相關國防科技專業人才需求迫切。然以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為例,110年碩博士離職人數達220人,國防科技高階人才離職情況逐年攀升,恐不利我國國防前瞻科技研究發展,亟待國防部研謀相關對策。
八、產學對接及競才問題,亟待策進
本院歷來關注我國產業人才接軌議題,近10年針對大專校院人才培育及產學合作相關調查案逾16件,相關意見凸顯政府於產學人才對接及國際競才等問題亟待策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