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部為降低套索陷阱誤捕瀕臨絕種野生動物臺灣黑熊,自110年提出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正案,至今仍待各界凝聚共識;然近5年已發生25件臺灣黑熊救傷案例,其中18件、逾7成均受困套索陷阱(6件死亡)。山村部落族人與居民,實屬守護臺灣山林與保育臺灣黑熊重要關鍵,農業部、原住民族委員會允應持續合作策進,俾使野生動物之保育、物種多樣性之維護等重大公共利益與原住民族狩獵權取得衡平

  • 日期:113-05-08

監察委員:趙永清、浦忠成

111年底1隻臺灣黑熊於屏東縣霧臺鄉部落遭村民獵殺,且近3年間,村民計獵殺4隻臺灣黑熊,經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偵辦,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下稱野保法)起訴。監察委員趙永清、浦忠成自動調查後發現,我國第一級保育類、瀕臨絕種野生動物臺灣黑熊近5年救傷案例共計25件,逾7成,均係受困套索陷阱(俗稱山豬吊),而有腳腫脫臼、斷掌缺趾、多日脫水死亡等情形。監察委員趙永清、浦忠成指出,原住民族委員會(下稱原民會)為原住民族事務主管機關,農業部為野保法主管機關,於我國特有種臺灣黑熊之相關保育措施,有亟待研議策進之處,經監察院財政及經濟、內政及族群聯席會議委員會於113年5月8日通過調查報告,函請原民會與農業部確實檢討改善。

本案調查報告說明如下:
一、 原民會掌理原住民族事務,111年底屏東霧臺大武部落3名族人以機車載熊屍三貼之嘻鬧影片流出,震驚社會,族人雖稱黑熊入侵村莊而獵殺,經屏東地檢署查明,同夥部落族人於3年內獵殺4隻臺灣黑熊,距村莊達16公里、位於雙鬼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或對受困鋼製套索陷阱之黑熊以獵槍射擊致死,且無證據證明遭獵殺黑熊危急公共安全或人類性命之虞,遂以違反野保法起訴9名族人。原住民族視臺灣黑熊為神獸,類此違反原住民族狩獵需求與傳統慣習,抵觸文化禁忌脫序之違法行為,亟待該會積極導正、復振狩獵文化,並配合農業部推動「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試辦計畫」,避免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因個案污名化,俾使野生動物之保育、物種多樣性之維護等重大公共利益與原住民族狩獵權取得衡平

就此部分,監委趙永清與浦忠成,為瞭解屏東大武部落狩獵文化,特別親赴部落聽取族人不同意見。杜仁勇縣議員表示:「魯凱族有個習慣,抓到熊不會帶回家裡,屍體都要集中擺在神山山莊旁邊有個尊重熊被抓到的位置,都要集中擺好,這次是年輕人不懂事,而且是在部落附近抓到,更糟糕的是拿手機拍,這是不行的!我們要尊重熊而且屍體要集中擺放。」好茶部落耆老杜冬振:「在我們傳統的魯凱族,黑熊是被尊敬崇拜的,算是刻意被神化的,所以我們除了尊敬之外也會設法逃避他。」然而,不同意見者霧台鄉鄉長巴正義慎重地向本院表示:「黑熊在我們魯凱文化中,獵到黑熊是代表著榮耀,在魯凱文化裡面,獵黑熊並不是罪。」以上顯示,魯凱族各部落傳統狩獵文化對於「獵熊」一事,與原民會現有文獻、田野調查資料及各界認知,均有歧異,尚待更進一步之溝通、瞭解與田野調查,深化並重拾部落狩獵文化,方能兼容落實野生動物保育與維護原住民族狩獵文化。

監委趙永清與浦忠成也特別肯定,山村部落族人與居民,實屬守護臺灣山林與保育臺灣黑熊重要關鍵。原民會允應以大武部落獵熊案為鑑,積極導正、重振狩獵文化核心價值,並配合農業部推動「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試辦計畫」,以維護原住民族狩獵權益。

二、 農業部為野保法中央主管機關,近5年瀕臨絕種野生動物臺灣黑熊救傷案例共計25件(詳附表一),其中18件、逾7成,均係受困套索陷阱(俗稱山豬吊),而有腳腫脫臼、斷掌缺趾、脫水死亡等情形,卻均查無農民申請設置陷阱紀錄(詳附表二),或僅有為數不多原住民族申請狩獵案,凸顯人民實際需求與法律規定之落差,該部應就改良式獵具換發、陷阱口徑與尺寸等規範與修法進程,持續溝通、凝聚共識。原民會為原住民族事務主管機關,於保障原住民族基本權益及生態保育政策方針一體前提下,允應積極向部落族人宣導推動改良式獵具換發、傳達誤捕黑熊通報免罰資訊,並提升族人對公部門之信任,以收綜效。

監委趙永清與浦忠成為釐清「金屬套索陷阱」是否屬原住民族狩獵器具,詢據原民會表示,「『套索陷阱』屬原住民族陷阱之使用類型,……,雖非原住民族狩獵傳統文化技術,惟已為「現代」獵捕器具,亦無其他替代工具。」農業部為降低套索陷阱誤傷黑熊案例,持續推廣換發「改良式獵具」、電圍網防治,並將黑熊列為「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之給付標的,鼓勵部落主動舉報違法獵具、誤捕黑熊通報免罰;偕同原民會推動「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試辦計畫」,讓部落族人以公約形成內部管理規範,並藉由監測,瞭解野生動物族群變動趨勢,由原住民對在地山林資源進行最直接管理;自110年6月7日提陳行政院排程審議野保法第19條及第21條之1條等條文修正案,於113年2月15日審議通過,續送請立法院審議中。依現行野保法規定,雖主管機關公告獵捕野生動物禁止使用之方法,農民或原住民仍然例外得以使用,無法產生規範效果。修法之後,獸鋏及其他經主管機關公告禁止之方法,即一律禁止,無任何例外得以使用之餘地;除符合所列規格之金屬材質彈簧續壓式套索陷阱,不受本公告之限制(註)。

監委趙永清與浦忠成特別提到,為兼顧原住民族狩獵文化與黑熊保育政策,相關措施均奠基於部落與公部門互信、互助及互惠等認同,始得逐步宣導及順遂推動。為有效改善套索陷阱誤捕黑熊情形,亟需原民會協同農業部向以陷阱獵作為狩獵方式為主之頻繁區域或部落,宣導換發改良式獵具、使用陷阱捕捉野生動物時應加強巡視頻度、誤捕黑熊即時通報免罰等觀念,以避免誤捕瀕臨絕種、第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臺灣黑熊之憾事。

三、 農業部所屬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資料顯示,臺灣黑熊相對豐度自106年至112年7月期間,呈現上升趨勢,近5年人熊衝突件數為7件、16件、6件、35件、68件,部分黑熊已出沒人類活動區域,未曾有黑熊紀錄之原住民族部落亦有通報。該署除應賡續推動黑熊入侵監測與預警、有熊通報、人熊相遇宣導,以避免人熊衝突,原民會亦應共同參與,鼓勵黑熊出沒熱區之部落族人協助彙蒐出沒蹤跡或巡守調查,協助林業保育署各地區分署收集當地居民近年人熊相遇或衝突事件、目擊資訊、黑熊個體資訊及過往人熊互動經驗等資料,有助於作為黑熊分布監測調查區域規劃、推動通報網絡與未來預防人熊衝突的資料分析,以維我國珍貴野生動物資源、達成人熊共存目標

註:(1)具備套索導引式踏板,踏板最大直徑不得超過12公分。(2)金屬材質套索線徑應大於4公厘,並具備止滑套(限位環)等可控制束圈大小裝置及8字環或其他防止纏繞機構。(3)使用前述規格金屬材質彈簧續壓式套索陷阱,應先向地方主管機關備查使用期間及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