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飲食營養是國民健康之重要指標,監察委員張武修籲請行政院與衛福部、教育部、經濟部、農委會等,重視國人營養健康問題

  • 日期:109-01-21

針對衛福部國健署公告102-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指出臺灣育齡婦女(15至49歲)血清葉酸濃度低於WHO建議標準,尿液碘濃度也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為低,另有貧血、維生素不足情況…等情案;為瞭解國人營養健康調查結果及政府各部門之因處作為,監察院張武修委員於(21)日提出調查報告,經內政及族群委員會、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財政及經濟委員會聯席會審查通過。

 

張武修委員指出,過去衛福部所進行之營養調查,多採分年分階段針對不同年齡層抽檢,因此約需10年才能再次針對各年齡層族群進行調查,對國人營養之瞭解不夠精準,難以回應國人健康需求;基此,102年衛福部國健署接辦國民營養健康調查,以全新抽樣設計,以4年為一期進行「全人口」抽樣調查,調查對象年齡層涵蓋全國2個月以上之居民,殊值肯認!該項資料已包含全國各年齡層,極具參考價值,衛福部允宜正視調查顯示各族群之健康警訊(例如國人對於「蔬菜類」、「水果類」及「乳品類」攝取量偏低、甜飲料攝取日益增加、普遍缺乏維生素D、礦物質以鈣最為不足…等),進一步查明發生原因,據以提出改善措施;另衛福部亦宜與教育部及各有關部會建立定期具體改善機制,就國人飲食營養健康,本於權責分別擬定各項興革精進作為,以使國民營養調查結果確實發揮效益,具體落實政府施政美意,達成促進全民健康與疾病預防之政策目標。

 

張委員指出,衛福部國健署調查發現我國育齡婦女普遍有貧血、血液葉酸及維生素D缺乏等問題,此攸關婦女本身及胎兒健康至鉅,惟該署衛教宣導仍以一般均衡營養及每日飲食建議為主,並未如實宣達上述營養素缺乏現況及可能導致之副作用,致國人普遍未有警覺,亦未採取實質補充營養素或其他改善之行動;另我國新住民人口數已達54.3萬人,該署針對孕產期、嬰兒期及幼兒期營養等宣導單張,僅有中文版本,難以達全民宣導之效益,均有待檢討改善。

 

因國健署國民營養調查已經發現我國育齡婦女普遍有貧血、血液葉酸及維生素D缺乏等問題,該署刻正進行「懷孕婦女營養狀況追蹤調查計畫」,衛福部允應充分運用該調查結果,研議擴大現行孕婦產檢查項目,瞭解維生素D、葉酸、鐵……等營養狀況,宜藉由全民健康保險給付或公務預算,支持孕婦妊娠中營養改善,以有效優化孕婦營養,促進孕婦本身及胎兒健康。

 

張委員也認為,教育部國教署計畫首次導入「健康飲食場域」學習,將課堂營養教育帶入生活場域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熱忱,有助學生強化食品及營養認知,殊值肯認,該部允宜持續擴大辦理;又學校衛生法明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應開設健康相關課程,且應包括健康飲食教育領域,故教育部宜責成所屬研製友善教學教材資源,亦得就辦理該計畫學校中擇優製作示範教材,提供各學校推廣辦理,除強化學生正確飲食習慣,亦能加深食材營養之瞭解,有助營養之改善。

 

張委員日前赴臺北市國小履勘「健康飲食場域-隨糖任務」教學活動過程中,發現多數學生在外用畢早餐後才到校,且晚餐外食者,亦所在多有,況學校周遭範圍內不乏超市與攤商,洋芋片、鹽酥雞…等食物隨手可得,僅營養午餐之計畫對於學生營養均衡難以確保,允宜由教育部、衛福部督同各地方政府教育、衛生機關研擬結合家庭及社區資源,並依學校及在地特色設計可行策略,共同協力籌辦健康飲食教育宣導,積極營造學生及家庭健康飲食與均衡營養之整體優質環境。

 

至於我國營養食品產業,張委員指出多有國人赴海外藥妝店大肆購買營養品現象,深感政府機關應重視國內相關產業的扶持,期勉經濟部工業局大力扶持國內營養素製造業者,克服成本與技術障礙,產製國有品牌產品,提升國人營養素補充之可近性,除可維護國人健康,更可避免外匯流失。

 

調查報告亦提及營養攝食識能(Nutrition literacy)推廣之重要,食品安全固然重要,但食品營養價值之教育與推廣,亦不容忽視;營養識能是健康適能的重要一環,美國農業部除設有「食物安全與檢查局」外,也設有「食品與營養局」,目的在於為美國消費者提供合乎健康標準、檢驗安全、又營養的食品;而日本更於食品賣場配有專業營養師隨時對顧客詢問給予專業意見,足見美、日等先進國家極重視國民食品營養課題;期勉行政院督促所屬農委會、衛福部及經濟部等有關部會師法先進國家之長,自農產品生產端至銷售場域,標示各類生鮮食品之營養內涵,並獎勵大型量販業者主動提供更完整之食品營養成分資訊,以增進民眾食品營養健康消費意識,有利於實踐針對所有國人食品營養環境之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