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首資訊
回主畫面 第78期 104.10.08發行
預防做得好 天災嘸免驚 監察院督促完備災害防治工作   ●綜合規劃室、監察調查處

臺灣四面環海,屬亞熱帶海島型氣候,多雨潮濕,每年5月至6月來臨的梅雨季節、夏秋之際猖狂的颱風季節,時常出現連續性的降雨或突發性的局部大雨、豪雨,雖然帶來豐沛的水資源,但隨之而來的災害亦愈發頻仍、變幻莫測。104年8月6日蘇迪勒颱風來襲,連日降雨,即造成全臺多處淹水成災、道路坍方,經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至8月11日止,共有8人死亡、4 人失蹤、437人受傷。

美國學者戴伊(Thomas R.Dye)認為,公共政策乃政府選擇作為或不作為的行動。詭譎的氣候變遷正不斷挑戰政府治水、防災及救援等決策應變能力,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往往懸於政府的一念之間。103年5月臺中市一名婦人駕車誤闖積水之大甲區民生地下道,不幸遭溺斃,該地下道歷年有多次淹水紀錄,如若政府即時進行適當的災害防治,杜絕淹水成災之夢魘,是否可以避免生命的消逝、家庭的破碎?

監察院調查發現,民生地下道位處地勢低窪處,歷年來每逢颱風或豪大雨襲擊時,經常導致淹水成災,且該地下道呈U型彎道,一旦車輛進入彎道最低處發現積水時,便進退維谷,險象環生;臺中市政府卻認定民生地下道為「市區道路附屬設施」,未將其列為易淹水點以資列管,亦未積極建置該地下道之淹水預警系統,且於100年間雖規劃民生地下道及鄰近地區的區域排水系統,卻因無法完成土地徵收及開闢計畫道路等因素,施作延宕,復未依內政部發布之「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檢視與改善該地下道之截流、排水等缺失,造成民生地下道及鄰近地區幾乎逢大雨必淹。監察院於104年2月糾正臺中市政府,促其強化預警通報機制,並積極改善民生地下道淹水情形。

臺灣受限於地理環境、氣候影響,天災幾無可避免,惟有透過防災意識的提高,方可降低受災程度。此有賴各級政府在一連串的防災經驗中記取教訓,深入掌握當地社會文化脈絡,因地制宜訂定適當的災害防救規範,並於日常生活中透過各項演練、宣導提高民眾自主防災意識,全民團結一心完備各項預防措施,以共同抵禦頑強的災害。

  回主畫面
英文網 陽光法案主題網 人權保障主題網 建築物主題網 中華民國審計部
頁尾資訊